從開學到現在,我們都在練習如何從文本中截取各段重點並寫成摘要。不過,使用的都是課本 Reading 閱讀的文章。這次,我們換個文本,從課本 Dialogue 對話的部分來抓重點寫摘要。
▲ 佳音翰林第五冊 Unit 4 Dialogue
這一課的對話內容聊的是台灣的紫斑蝶。我在教學上所使用的工具依然以 Nearpod 為主。
閱讀前,利用 open-ended question 進行暖身,接著介紹對話中幾個關鍵單字,並用 matching pairs 做配對練習。接著進入對話內容。同學先聽對話內容,並回答老師在影片中設計好的問題。再來搭配電子書朗讀對話內容,並進行文意及重點講解。隨後以 Q&A 的方式請同學回答幾個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問題。最後再以 fill in the blanks 填空的方式複習對話內容。對話內容教完後,接著該怎麼教學生摘要呢?之前的閱讀文本都可以教學生利用文體當作工具來抓重點,可是『聊天』要怎麼抓重點?這時想起在參加 SOIL 土壤心法研習時,李俊儀教授有教大家一個簡報技巧:降低雜訊,這個技巧說不一定可以試試看。我自己先試做一下之後覺得完全可以適用,因此就教同學以『降低雜訊』的方式來抓對話重點。
我先詢問同學這一篇對話聊的主題是什麼?接著請同學利用 nearpod 的 draw it,練習找出對話內容中與 butterflies 有關的訊息並標示出來。換句話說,所有與 butterflies 無關的訊息全部忽略,只專注在 facts about butterflies。
經過『降低雜訊』的手術後,原本落落長的對話立刻瘦身剩下 6 個句子與蝴蝶相關。既然都已經走到這個地步了,不讓同學練習用英語介紹台灣的紫斑蝶不是太可惜了嗎?我請同學再次檢視這六個句子,然後把自己當成是編劇或是導演,將這六個句子重新排列組合來介紹臺灣的紫斑蝶。
有些懶得動腦的同學,不是按照原本順序標上 1234,就是亂寫一通。於是趁機曉以大義,說明一下『邏輯』的重要。
我先詢問同學第一句與第二句的關聯是什麼?這個比較好回答,他們秒回答是 butterflies。然後繼續問,接下來要接哪一句比較合適?這就讓同學想了一下,因為這兩句也都跟 butterflies 有關(這不是廢話嗎?我們降低雜訊後剩下的句子都是跟蝴蝶有關啊。)利用這個例子跟同學說明,上下句要有清楚明確的關聯,不要任意穿越跳耀,這不是在拍想見你,在使用那種高級技巧前還是要把基本功練好。接著再舉上面這個例子,請同學想想看問題出在哪裡?有人立刻就指出這樣會變成四百種蝴蝶都飛越國道,而不是紫斑蝶。真是不枉費在課堂上做了多次練習,知道代名詞的重要性。▲ 2017 國道紫斑蝶生態保育影片
同學將六個句子排序之後,接著觀看一部由國道高速公路局製作的【國道讓蝶道】短片。
短片欣賞完畢後,請同學利用截圖的方式,截取影片中的六個畫面,每個畫面搭配一個句子,將英文句子以類似『字幕』的方式打在圖片上,然後加上錄音,上傳至 seesaw,就是一個簡單用英語介紹台灣紫斑蝶的小短片了。
教學小省思:
- 都是課本上的句子,所以一錄音就知道誰平常上課沒有認真練習唸。
- 數位原住民平常修圖玩特效很厲害,但在圖片上加文字顯得有點弱。
- 逗點後面空一格竟然很多學生不知道。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