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幫別人解決問題之前,總要先知道問題是什麼吧。那麼問題究竟是什麼呢? 就讓 but 來跟你說吧。
▲ 佳音翰林第五冊 Unit 5 Reading: Ask Sandra
佳音翰林國中英語第五冊單元五的課文主題為青少年常見的煩惱。教學工具我還是以 nearpod 為主。
教學流程:
教學流程主要分成四大塊,分別是閱讀前的暖身與準備、閱讀中的分析與提問、閱讀後的省思以及回家作業。
- Pre-Reading 閱讀前:
既然主題是青少年的煩惱,所以閱讀前的暖身活動我就以這個網路溫度計的調查開始。利用 nearpod 裡 Poll 民意調查的功能,看看上述十個項目裡,哪一個最令他們感到困擾。有趣的是,三個任教班的調查結果跟網路溫度計的有很大的不同。
三個班級的前三大煩惱都有【想長高】,但是【每天都睡不飽】怎麼可能會長高呢? 所以也趁這個機會跟同學聊一下長高跟睡眠的關係(如何讓小孩長更高一些?醫師提點「睡覺3重點」要做到)。
煩惱無可避免,那麼青少年的煩惱誰人知呢? 根據衛福部的調查,大部分的青少年會跟同學及朋友討論煩惱,這不令人意外。但我教的這三個班,不跟任何人談的比例竟相當的高! 難道不會悶出病來嗎? 真是令人有點擔心。
做完兩個民意調查後,接著介紹課文的關鍵字。之前是利用 matching pairs 讓同學做單字與圖片的配對,感覺有點太過簡單。因此,這一次除了單字圖片的配對以外,我還多增加一個英文解釋與單字的配對。在講解完關鍵字後,先做單字圖片配對來暖身,接著進階到英文解釋與單字的配對。
單字的英語解釋肯定有不少用字是學生看不懂的,不過,我在講解時會從中把關鍵字或是我們學過的挑出來強調,請同學從這些關鍵來跟單字做連結。另外,做配對時也會要求同學求準不求快。在時限內用最少的次數全部配對完成者即可加平常成績。每個階段介紹的關鍵字大概是 4-6 個,所以同學只要能閱讀解釋中的關鍵字,應該都可以跟生字成功配對。一整課練下來,用最低次數配對成功的人數已經可以來到二分之一了!
- While-Reading 閱讀中
這一課講的是青少年寫信向專家求助解決他們的煩惱。要幫忙別人解決問題之前,當然要先知道問題是什麼。因此,我請同學在閱讀第一封信時,試著釐清主人翁想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剛開始,學生有點無法聚焦,因此我請他們從文本中的關鍵字 but 下手。就跟中文一樣,不管前面講得多天花亂墜,只要「但是」一出現,就代表接下來要講重點了。英文也是如此。把 but 標示出來後,Rainy Girl 想要解決的問題就非常清楚了。
釐清問題之後,接下來閱讀專家回信時,就試著找出專家是如何回應這兩個問題。
第二封信也是循相同的模式,請同學先標註問題,接著在專家回信中找出相對應的建議。
經過整理後,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 為何專家沒有正面回應身高的問題呢? 學生的回答當然是千奇百怪: 沒救了、沒喝轉大人、他搞不好身高 180...等等。倒是有個小女生的答案讓我印象深刻: 他只有 14 歲,說不一定還沒開始長高啊。
- Post-Reading 閱讀後
閱讀後利用口頭提問以及 nearpod 的 Fill in the Blanks 的功能複習課文。因為第二封信有提到外表以及自信的問題,所以我找了兩個廣告來替這一課收尾。
▲ 多芬 Dove │ 我的美 ‧ 我相信 【美從來不只一種,不做別人規定的樣子】
兩個廣告都跟『美』有關。尤其是第二個廣告,我自己每次看的時候,心中都會有一些波動,因為從小就活在『娘娘腔』的陰影下,就像廣告中的女主角們一直活在別人眼中的美的陰影下一樣,所以在看完廣告後要跟同學說一些事情時都需要花一點力氣 hold 住。班上也有學生在看完廣告後,拿下眼鏡悄悄用手指擦去忍在眼眶中的淚水。
- Assignment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