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ot Diagram】你的高潮不是我的高潮

康軒第三冊第三課的課文是改編家喻戶曉的【烏鴉喝水】的故事。寓言故事不就是用來教 plot diagram 的好素材嗎?所以這一課的教學就朝這個目標去設計。

課本將課文分成三個部分,所以我也照著課本將整個課文的教學拆成三大塊來進行。每一塊都包含單字、閱讀前、閱讀中、與閱讀後四個部分來設計教學活動。

教學流程(第一部分):

1. 單字:介紹課文第一部分裡的重要關鍵字,然後讓學生分組進行 word search puzzle 的活動。學習單是在這個網站製作。自行輸入單字後,有三種難易度可以選擇,十分方便快速就可以生成學習單。

2. Before You Read: 請學生仔細看課本上的插圖,並運用 I See I Think I Wonder 口頭回答他們的觀察。


3. When You Read: 在學生念文本前,先介紹 story map,讓他們大概了解故事的基本元素,並請他們在唸故事時,注意這些故事元素的存在。

4. After You Read: 念完故事的第一部分後,接著進行 Q&A。提問的設計主要是幫助學生掌握故事的重要情節,並預測故事接下來的發展。

教學流程(第二部分):

1. 單字:介紹故事第二部分的關鍵單字,然後同樣分組進行 word search puzzle。不過,這次的單字題庫包含第一部分的單字,因此數量比較多,難度提高不少。

2. Before You Read: 請學生觀察故事插圖,然後用 See-Think-Wonder 來描述他們的觀察。

3. When You Read: 閱讀故事前,先跟學生說明故事的重要元素:Problem 和 Solution。請同學在唸故事時,看看是否能找出主角所遭遇到的困難和他們是如何解決困難。

4. After You Read: 利用 Q&A 的方式幫助學生整理出故事裡發生的重要事件。

教學設計(第三部分):

1. 單字:介紹完第三部分的關鍵字後,這次不玩 word search,而是到 wordwall 網站玩拼字遊戲。題庫當然就包含前面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介紹過的單字。


2. Before You Read: 先做前情回顧,然後利用 Q&A 的方式請學生回答關於故事插圖的問題。

3. When You Read: 延續第二部分的結尾,請學生在念最後一部分時注意 how did they get more rocks?


4. After You Read: 利用 Q&A 的方式協助學生整理重要情節並完成 story map。

接著利用三隻小豬的故事來介紹 plot diagram(story mountain)。

接著就請學生回家將整篇故事以 plot diagram 的模式重新整理後上傳至 seesaw 並錄音。


教學小省思:

1. 學生所抓的 climax 跟我預想中的很不一樣。我個人覺得高潮應該會落在烏鴉飛去河邊撿石頭,這樣比較能呼應最後公雞所提出的疑問:你怎麼不在河邊喝水?!但沒有一個學生抓這一點。果然,你的高潮不是我的高潮。不過,這個本來就沒有標準答案。下次上課有時間再來跟學生討論一下。

2. 沒想到竟意外確診。幸好有 google meet 和 nearpod 以及教學現場實習老師的幫忙,讓我隔離在家還能線上授課,自己教完這個單元。紀念我的隔離人生。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