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寫信馬拉松,首次嘗試利用 AI 機器人來協助學生寫明信片,使用的平台是有教育版 ChatGPT 之稱的 Edcafe AI。
我使用的帳號是學校資訊組用數位精進方案購買的進階版,具備完整的全功能。這次使用的是 ChatBot 聊天機器人。
1. 設定聊天機器人:
根據課程需求設定聊天機器人的功能,好讓機器人能夠扮演一位稱職的助教,協助學生完成明信片,而不是直接生成結果。
我按照以上影片中所提的方法,將自己的想法合併 OpenAI 釋出的最強跑分提示詞,讓 ChatGPT 幫忙生成聊天機器人的系統提示詞。接著再把這個系統提示詞讓 Claude 進行優化以及人工調整,經過多輪測試後,完成兩個不同的聊天機器人:一個協助學生寫信給政府表達訴求;另一個協助寫信給當事人或家屬表達關心與支持。
寫信給政府的聊天機器人設定用 ORID 架構引導學生表達對事件的想法,從事實、感受、意義到行動逐步釐清思路。接著用 Point, Evidence, Explain, Link 進行寫作引導,一句一句完成立場、事實、解釋與訴求。
寫信給當事人的聊天機器人設定用 OREL 架構,用客觀、感受、同理、祝福引導學生表達對事件的想法。接著用運用 HEAL 模式(Heart, Empathy, Admire, Light)幫助學生表達對當事人或家屬的支持與關心。
兩個聊天機器人的共同基本設定都是寫作助教,以提問、提示、鼓勵為主,絕不代寫替學生完成作品,而是幫助學生自主思考與表達。
2. 學生使用聊天機器人:
學生使用 Edcafe AI 的聊天機器人不用註冊任何帳號,也無需登錄。老師只需要將聊天機器人的網址分享給學生,學生輸入名稱後即可使用。我這次是請學生輸入【班級-座號】以利在後台了解學生使用的狀況。
學生在與聊天機器人聊天時,我則是在行間巡視、觀察與協助。這一堂課學生實際使用聊天機器人的時間大約 20 分鐘左右,後台分析大約有四成左右的學生能夠在課堂上寫出完整的草稿。沒有完成的學生就當作回家作業,繼續跟 AI 小助教聊天來完成草稿。
3. 後台看得到:
老師在後台可以看到學生使用聊天機器人的歷程,不只有聊天記錄,AI 還會根據對談紀錄進行摘要以及參與度的評價。
就如同前面所提到的,大約有四成左右的學生能夠在課堂上寫出完整的草稿,尤其是英文低成就學生的參與度也提高很多。但... 也有讓我需要深呼吸,努力保持心情平靜的狀況發生,只能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
我將所有的聊天記錄下載後,交給 NotebookLM 以及 Claude 進行初步簡單的分析,了解學生利用聊天機器人的狀況,以及聊天機器人所扮演的角色。
優勢的部分,因為聊天機器人設定了嚴格的 PEEL(訴求信)和 HEAL(支持信)四步驟模式,以及用 ORID(客觀事實、感受、意義詮釋、行動要求)引導學生表達想法,這讓學生可以將抽象的公民思辨(如人權、社會不公)系統性地組織成邏輯連貫的四個句子。
不過,這種嚴格的引導設定以及不幫學生代寫的設定也有缺點。有少部分學生不斷請求「幫我直接寫 PEEL 嗎」、「幫我翻譯整句」、「請給我一封範例」,但都無法得到滿意的回覆,因此產生負面情緒以及利用不當文字來測試 AI 的底線(如「你跟你的開發者太失敗了」、「你很破欸」、「幹」)。另外,雖然 AI 不能代寫,但我在設定機器人時,還是希望機器人可以幫助學生完成句子,所以會使用大量的填空句型。這導致學生雖能寫出正確的句子,但多半是在機器人提供的框架內所寫成的簡單句子,這可能會影響學生在沒有鷹架的狀況下,自主產出複雜、多樣化句型的能力。就像我們現在為了公平,考試幾乎都考選擇題的困境一樣。
不過,整體而言,這次的寫信馬拉松活動在 Edcafe AI 聊天機器人的幫忙下,幫助語言能力有限的學生達成了高階的公民倡議與情感表達的目標。至於劣勢或是待加強的部分,就只能持續精進自己的聊天機器人的設定功力囉。
ChatGPT 的分析:
在這次的寫信馬拉松課程中,AI 聊天機器人不只是輔助工具,而是一位具引導力的「學習助教」。
對英文低成就的學生而言,它同時扮演了五個關鍵角色:
首先,它是**任務導引者**,把抽象的「寫支持明信片」任務拆解成明確步驟(如 OREL/HEAL),降低學生起筆焦慮。
其次,它是**語言鷹架提供者**,以簡單句型與填空提示,幫助學生在有限詞彙下仍能完成完整句。
同時,它也是**情感安全區的建立者**,用鼓勵語氣與不評價的回饋,讓學生敢於嘗試表達。
更重要的是,它成為**思維組織教練**,透過提問引導學生從「描述事實」走向「表達感受、讚賞與祝福」,逐步形成有邏輯的段落。
最後,它是**回饋與強化者**,在每個階段給予正向回饋,讓學生看見自己的進步與作品的完整樣貌。
整體來看,AI 聊天機器人幫助英文能力較弱的學生「用正確的句子完成有意義的任務」,讓他們在安全、結構化的對話中經驗到被理解與被支持的寫作歷程。它讓學生不再只是完成一張明信片,而是學會如何用英文傳遞溫度與同理。
【2025 Write for Rights】Part 1: 廁所裡的人生大事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