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Write for Rights】Part 6: 讓照片說話~ We See, We Think, We Wonder

前兩堂課,學生不僅實地訪查了校園廁所進行檢核評分,並且透過每一間廁所的評分結果進行觀察以及解析。接下來,繼續往把這些發現轉化成具體報告的方向前進,把數字整理成能讓「學校應該知道的人」看得懂的內容。

教學流程:

1. AI 回饋:

我先把上一次【數字會說話】的學習單發還給學生,當作是學生這一堂課的任務的參考資料之一,畢竟廁所檢核已經是兩週前的事情了。

除此之外,也藉由這個機會概略說明同學觀察到的面向,比如說大部分同學都有注意到那個無障礙廁所特別低分的狀況,也要感謝去檢查無障礙廁所的那兩組同學非常認真,讓大家可以注意到這個狀況。

另外,在每一位學生的學習單背面都有 AI 提供的回饋,這是 AI 根據討論出來的評量規準所生成的,讓學生看看不認識他們的 AI 會如何針對他們所寫的學習單內容給予評價跟建議。

2. 臺北市性別友善廁所認證:

接著播放一則新聞影片,這是前不久臺北市推出「性別友善廁所標章認證制度」的相關新聞。新聞中提到:爸爸帶著女兒出門要去上廁所,或是兒女帶著需要幫忙的高齡父母上廁所時,腦海中可能都會閃過一個疑問:那我應該去上什麼廁所?

看完新聞後我問學生:你們有沒有覺得『性別友善廁所』這個名字可以取得更好?友善的對象只有性別嗎?新聞裡介紹的明明不只是性別啊,還有年紀、肢體不方便等等。如果名字取得更好一點,看到名字就不會只聯想到性別、男廁女廁之類的,而能看見它做到的事情其實有更多。所以,我們努力的方向不一定只是性別,而是像 SDG 4 提到的一樣,希望所有人都能夠在安全、包容、有效的學習環境裡學習。

播放這則新聞的目的是想讓學生知道,他們正在做的事情就跟新聞裡提到的一樣。希望透過他們的努力,我們學校的廁所也有機會朝更友善的方向去前進跟改善。

3. 小組上傳照片:

小組上傳照片原本是在學生實際檢核廁所後要進行的,可是那一堂課因為不明原因導致無法順利打開 Padlet 網站,所以延至這一堂課進行。不過,也因此讓我有更多時間準備一些素材協助學生進行相關任務。 

每一組要上傳至少三張當時所拍的廁所的照片,涵蓋安全 Safe、包容 Inclusive、有效 Effective 三個面向。接著,每一張上傳的照片都必須加上文字說明:

  • We see 你看到了什麼(描述事實)
  • We think 我們認為(觀察或推論)
  • We wonder 我們的好奇或建議(能夠怎麼改善)
所以每一張照片都要有這三個層次。這些文字就可以當作是接下來小組口頭報告的參考資料。

聽完說明後,各小組隨即開始分工合作上傳照片並且撰寫文字說明。

不過,實地檢核已經是兩週前的事情了,所以我在 Padlet 也加上各組當時在 google 表單上的評分結果讓學生參考,幫助他們回想當時究竟看到了什麼?

下課前帶著全班同學快速瀏覽已經上傳的照片及說明,剛好出現了一組漂亮的示例:一邊按照 See, Think, Wonder 的引導撰寫;剛好在它旁邊的貼文還沉醉在前兩堂課的『優雅』的玩笑中。兩相對照下,不用我多說,學生就可以明顯看得出來什麼叫作有內容的貼文。

教學小省思:

  • 這一堂課扣除暖身、影片、說明、發放平板的時間後,學生能夠執行任務的時間剩不到 20 分鐘。他們要上傳照片、分工、撰寫文字,每一個步驟都需要時間,所以結果就是進度嚴重落後。原本計劃下一堂課要進行的小組口頭報告肯定要往後延了。
  • 有鑒於『安心雅』那一節課所發生的『優雅』惡夢,這次讓學生必須要用學生帳號登錄 padlet 後才可以上傳照片撰寫貼文。沒想到,還是有學生沉醉在『優雅』中。 

【2025 Write for Rights】Part 2: AI 小助教幫助我從從容容、游刃有餘

【2025 Write for Rights】番外篇:不用喝咖啡就可以全天候工作的 Edcafe 聊天機器人

【2025 Write for Rights】Part 3: 廁所小體檢~令人十分挫折的「安心雅」

【2025 Write for Right】Part 4: 告別安心雅~從紙上談廁到實地勘查

【2025 Write for Rights】Part 5: 數字跟你說了什麼話?

【2025 Write for Rights】Part 6: 讓照片說話~We See, We Think, We Wonder

【2025 Write for Rights】Part 7: 準備口頭報告~五部分、三層次、兩分鐘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