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 Arthur Aron 提出,兩個陌生人透過回答特別設計的 36 個問題之後,彼此間的親密關係可以快速升溫。至於 34 個學生,透過回答利用 Blind Kahoot 所設計的 36 個問題之後,可以學會被動語態嗎?
以前曾經利用 Blind Kahoot 來教句型(形容詞比較級與最高級、不定詞與動名詞),學生的學習效果還不錯。所以,這次再把 Kahoot 搬出來教新的句型~被動語態。不同的是,這次在流程設計上,就沒有跟上一次一樣完全照著 Blind Kahoot 的模式走,而是依據自己的上課習慣做了一些簡化與調整。
36 道題目可以分成三大區塊: 首先介紹被動語態的基本概念,包含使用時機以及中英文被動態的差異。第二部分為英文被動態的結構,包含基本結構以及與助動詞、進行式和完成式合在一起的組合技。最後一部分則是綜合練習。
在介紹英文的被動語態之前,為了讓同學了解中英文的差異,我特意出了一題關於中文被動態的題目。雖然預期一定會有一些同學答錯,但沒有想到答錯的人會有這麼多,而且是所有 36 道題目中,答對人數最少的。不過也就因此順勢說明中英文被動語態的差別以及英文被動態的結構。
36 道題的第二部分為被動態的句型結構。這一部分就比較貼近 Blind Kahoot 的模式:先講解,再舉例,然後驗收。
我把被動語態的結構拆解成四個部分來說明,分別是基本結構、助動詞加被動態、進行式被動態以及完成式被動態。每一部分用上述【講解-例句-測驗】的模式來進行,同樣的模式跑完四輪之後就完成被動語態的教學。
因為每一小部分的焦點都很明確,測驗的題目也只聚焦在該重點,所以每道題目答錯的人數幾乎都不超過 5。另外每一題的作答結果都是立即呈現,因此老師很容易就可以了解同學的學習狀況,視情況來判斷是否需要提供即時的補救說明。
被動語態的結構分成四部分說明完後,最後再來一個綜合練習驗收學習成果。利用一連串與被動態相關的題目交錯呈現,測驗學生是否可以將前面所學的新觀念綜合起來運用 。最後再把每位同學的 Kahoot 分數轉換成平常成績加分。
Kahoot 題組: https://create.kahoot.it/share/passive-voice/c07a7d03-7d21-488d-a16a-73219cbdc14e
教學小省思:
- 雖然是偏傳統講述式的句型教學,但透過 Kahoot 大大提高了學生參與度。原本坐在後排的同學會主動要求來搖滾區;被動態教學的第二節,一走進教室,學生就來問:這一節要 Kahoot 嗎?上次的題目好像還沒做完。雖然學的是被動態,但突然間,主動的學生變多了。
- 好久沒有召喚 Kahoot 上場,這次發現好多以前免費的功能,如複選以及排序,現在都需要付費升級才能使用。
- Blind Kahoot 在官網上也有現成的模板可以套用,不過也是付費升級才有的功能。
- Kahoot 選項的字體大小似乎沒有改善,依然偏小,所以坐在教室後面的同學還是需要移動到搖滾區才能看得清楚。
- 聽說 Quizizz 多了 Lesson 的功能,也可以進行講解後立即測驗,有機會也來試試看。
- Kahoot 字體太小的問題有解啦:https://glglace.blogspot.com/2020/05/1687-kahoot.html
留言
張貼留言